保护级别: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代表性传承人:吾恩得尔思别克·阿依甫(哈巴河县齐巴尔镇阿依达尔乌英克村)
项目简介:
在阿勒泰山西南脚下的哈巴河县,自古生活着哈萨克族牧民,这里北面大山环绕,南部沙丘茫茫。川河流域白杨野生,桦林秀美。沙丘植被茂盛,戈壁碱地相间。哈萨克族民间俗语说:“风生马,碱养驼。”广阔无际的草原构成了养殖驼畜的特殊地理环境。
古老的游牧经济形式使哈萨克族在很早以前就会酿制驼奶,将一群骆驼圈起驼羔,赶来母驼,将驼羔套上笼头栓系在双橛绷绳上,勤劳的哈萨克族妇女们提着木桶,依次解开驼羔吸催乳后,便开始自己拿手的挤奶活儿来。母驼一日可挤三次,好母驼可产羔供奶至30岁。奶源准备好了,便可酿制哈萨克族人称之为“曲巴特”(发酵驼奶),哈萨克族牧民将“曲巴特”视为健体养身的家藏之宝,祖辈传承至今。如果乳奶不小心滴在地上是不能踩的,要及时打扫干净,以示珍重。
母驼产奶不受季节限制,接羔后一年四季均可供奶。经过几道传统的发酵程序,哈萨克人珍重喜爱的“曲巴特”便可制成,楚巴提质稠乳白脆口,酒精度在5%以下。家里来了左邻右舍,贵客亲友,妇人小心翼翼的先将囊里的“曲巴特”倾口倒在木盆里,然后用大木勺徐徐摇着盛在雕花木碗敬请客人品尝。
“曲巴特”是哈萨克族祖辈相传,独树一帜的驼奶发酵技艺,历来是哈萨克族接待贵宾亲友必不可少的琼乳玉液,富含蛋白,钙类等多种维生素,能够补血补钙,充饥养生,至今依然保持着其传统的原生状态。民间有“畅饮一碗驼奶,一日不觉饥肚”的说法。哈萨克族的“曲巴特”还有治疗肺结核、气管炎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