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3-20
【非遗在身边】哈巴河县别特阿夏尔习俗
保 护 级 别 :地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木拉提·木斯塔帕(哈巴河县阿克齐镇)项 目 简 介 :别特阿夏尔(揭面纱)是哈萨克族婚礼习俗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新娘接到新房门口,由司仪以演唱方式向新娘逐个介绍男方亲戚,即公公、婆婆、大伯、小叔等,并用歌声对新娘进行尊老爱幼等家庭和社会礼仪方面的[详细]
-
2025-02-27
【非遗在身边】哈萨克族传皮革编织技艺
保护级别:地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朱玛依·吾尔齐克(哈巴河县萨尔塔木乡塔依所依汗村)项目简介:哈萨克族在很早以前就掌握了兽皮加工利用技术,以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这种技术逐渐从原先的简单粗糙的单条皮带向美观耐用的多线编织型发展,并形成独具特色的编织工艺,千百年能匠辈出,代代相传。哈萨克族[详细]
-
2024-12-30
【非遗在身边】哈萨克族民间兽医技术
保护级别:地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沙依拉木汗·考肯(哈巴河县加依勒玛乡机关)项目简介:哈萨克族在长期的放牧生产过程中,与各种畜类疾病作斗争,并逐渐掌握了独特的畜类疾病治疗知识,形成了自成体系的医治手段。哈萨克族民间兽医医疗技术源远流长,门类繁多,古朴原生,就地取材,科学简便,医疗效果独[详细]
-
2024-11-29
【非遗在身边】哈萨克族传统木制品技艺
保护级别:阿勒泰地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米达力汗·艾斯肯项目简介:草原上哈萨克族牧民逐清水碧草而居,喜欢在草木丰盛的地方搭建毡房。丰富的森林资源,使他们在几千年前就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木制器具制作技艺。并经历了从粗糙雏形到完善丰富的发展过程后,出现了门类繁多的各种家具和盛具,水陆交通工[详细]
-
2024-10-30
【非遗在身边】哈萨克族民间气象预测
保护级别: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马木尔别克.布列尔(哈巴河县库勒拜乡牧办)项目简介:生活在广阔草原的哈萨克族牧民,为了有效防畜类遭受自然灾害和疾病损失,他们在与自然界斗争的过程中,经过长期的研究、比较和探索,经验不断丰富和完善,在上千年前就已经形成了自成体系的预测气象的独特方法的雏形而[详细]
-
2024-09-25
哈萨克族桦树皮作品制作技艺
保护级别: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达吾力·多肯(哈巴河县加依勒玛乡咯布尔哈坦村)项目简介:桦树皮制作工艺是富有哈巴河县地方特色的桦树皮文化,且有部分工艺品保留至今,成为活的历史见证,是珍贵的实物资料。桦树皮工艺品造型独特,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制作技艺中使用的造型、图案、工艺都含有丰富[详细]
-
2024-08-29
【非遗在身边】哈巴河县马上竞技
保护级别: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加尔肯·朱马汗(哈巴河县齐巴尔镇阿林阿克齐村)项目简介:哈萨克人自幼与马相伴,迁徙于草原山川之间,与马相关的活动丰富而又多彩,马上游戏活动延续千百年久盛不衰。从小就练出了一副健壮体魄和高超骑术的哈萨克族青年,经常参加叼羊、姑娘追、飞马拾银、马上角力等[详细]
-
2024-07-29
【非遗在身边】哈萨克族医学烧伤、烫伤治疗技艺
保 护 级 别: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代表性传承人:吾拉力·赛依铁尔汗(哈巴河县库勒拜乡机关) 项目简介: 哈萨克民族长期在草原生活,由于炉灶设在平地,经常发生烧伤烫伤等情况。为了应对此类现象,哈萨克先民们不断探索与疾病抗争的办法,逐渐建立了一套多门类民族医学,其中治疗烫伤的方法,针对性强,[详细]
-
2024-06-20
【非遗在身边】哈萨克族儿童传统游戏
保 护 级 别 :地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江布尔·吐汗拜(哈巴河县阿克齐镇)、吾热林·哈力(哈巴河县阿克齐镇)项目简介:哈萨克族传统儿童游戏种类繁多,其中“阿斯克沃因”、“阿克虽叶克”和“别斯塔斯”等,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哈萨克族传统儿童游戏是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总结创造,并与生活紧密相[详细]
-
2024-05-29
【非遗在身边】 哈巴河县传统木制器具技艺
草原上哈萨克族牧民逐清水碧草而居,喜欢在草木丰盛的地方搭建毡房。丰富的森林资源,使他们在几千年前就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木制器具制作技艺。并经历了从粗糙雏形到完善丰富的发展过程后,出现了门类繁多的各种家具和盛具,水陆交通工具,实用的婴儿摇篮和精美的木床等。在哈巴河县,有个人们都很熟悉的哈萨克族木匠,提[详细]
-
2024-04-23
【文化润疆】哈巴河县:“夫妻档”匠心传承 让非遗文化“活”起来
达吾力·多肯是哈巴河县加依勒玛乡沃尔塔喀布尔尕塔勒村的一名地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哈萨克族民间桦树皮工艺品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30余年来,他用灵巧的双手和一片匠心,赋予这项古老技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达吾力·多肯自幼开始接触桦树皮器皿,其父亲手工制作技艺精湛,远近闻名,在父亲的熏陶下,他便[详细]
-
2024-03-25
【非遗在身边】美衣盛宴——哈萨克族服饰
保 护 级 别 :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布丽布丽汗(哈巴河县萨尔塔木乡喀拉沃依村)项 目 简 介 :哈萨克族是以草原游牧文化为特征的民族,服装便于骑乘,其民族服装多用羊皮等制作,反映着山地草原民族的生活特点。在历史上,哈萨克族绝大多数人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因而其服饰带有浓郁的草原[详细]
-
2024-02-23
哈萨克族家畜屠宰技术
保护级别:地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胡阿什·加依老汗 (哈巴河县萨尔塔木乡阔克塔斯村)项目简介:哈萨克族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别具风格,其中尤其讲究待客礼仪。上席的手抓肉须按骨节部位,与客人的地位、年龄及亲友关系相联,若有差错,会被耻笑甚至惩罚。因此,在家畜屠宰过程中,照规矩按每根骨节部位卸[详细]
-
2024-01-25
【非遗在身边】哈萨克族“曲巴特”酿制技艺
保护级别: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吾恩得尔思别克·阿依甫(哈巴河县齐巴尔镇阿依达尔乌英克村)项目简介:在阿勒泰山西南脚下的哈巴河县,自古生活着哈萨克族牧民,这里北面大山环绕,南部沙丘茫茫。川河流域白杨野生,桦林秀美。沙丘植被茂盛,戈壁碱地相间。哈萨克族民间俗语说:“风生马,碱养驼。”广阔[详细]
-
2023-12-25
【非遗在身边】蒙古族图瓦人的“依克勒”制作技艺
保护级别:地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素龙格(哈巴河县铁热克提乡白哈巴村)项目简介:“依克勒”是蒙古族图瓦人的传统乐器,由琴头、琴颈、琴腔、琴弦、琴弓、琴轴、音孔、上下大小琴码和拉弦板组成。依克勒外观优美,设计合理,其制作工艺比较复杂,需有一定技能水平的工匠才能完成。依克勒的制作,反映了蒙[详细]
-
2023-11-28
【非遗在身边】哈萨克族“克牧孜”酿制技艺
保护级别: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都依先别克•阿布扎尔汗(哈巴河县萨尔塔木乡萨尔乌楞村)项目简介:“克牧孜”在哈萨克族语中是发酵马奶的意思,哈萨克族人向来珍重“克牧孜”,做为家藏之宝时代相传。哈巴河县位于阿勒泰山西南脚下,因县城西部由北至南有一条哈巴河流过而得名。美丽富饶的草原,沿河流域[详细]
-
2023-10-25
【非遗在身边】哈巴河县马上竞技
保护级别: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加尔肯·朱马汗(哈巴河县齐巴尔镇阿林阿克齐村)项目简介:哈萨克人自幼与马相伴,迁徙于草原山川之间,与马相关的活动丰富而又多彩,马上游戏活动延续千百年久盛不衰。从小就练出了一副健壮体魄和高超骑术的哈萨克族青年,经常参加叼羊、姑娘追、飞马拾银、马上角力等[详细]
-
2023-09-20
哈萨克族传统石雕技艺
保护级别:地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巴合提别克·哈力阿克帕尔(哈巴河县库勒拜乡姜居列克村)项目简介:坐落在阿勒泰山西南脚下的哈巴河草原,青草碧水,森林茂密,山区高峰悬崖,滚石满峪。由于这里石源丰富,种类繁多,构成了石匠技艺生长传承的特殊地理环境。随着种植业的形成和发展,人们从此不再到石头[详细]
-
2023-08-17
哈萨克族医学烧伤、烫伤治疗技艺
保护级别: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吾拉力·赛依铁尔汗(哈巴河县库勒拜乡机关)项目简介:“哈萨克民族长期在草原生活,由于炉灶设在平地,经常发生烧伤烫伤等情况。为了应对此类现象,哈萨克先民们不断探索与疾病抗争的办法,逐渐建立了一套多门类民族医学,其中治疗烫伤的方法,针对性强,自成体系,成[详细]
-
2023-07-20
哈萨克族哈孜毕舞(鹅舞)
保 护 级 别 :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代表性传承人:加伊劳汗·叶列买斯(哈巴河县萨尔塔木乡阔克塔斯村) 项 目 简 介 : “哈孜毕”舞是人通过模仿鹅在湖面嬉戏等一系列情节和动作而编织的传统哈萨克族民间舞蹈,主要是用头、颈、臂、臀、眼等的运动姿势来表现。 “哈孜毕”舞是模拟性舞蹈,也是[详细]